来源:廉洁在线四川作者:恩阳区四小:喻超 杜华琴发布时间:2022-05-14
去年以来,恩阳区第四小学“四结合”增强学生体质,助力“双减”。
增强体质与课程结合。学校将体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到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之中,纳入到日常学校的议事日程之中。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体育法规、条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并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不断改进体育课教学和完善体育课评估考核制度,落实月查制度,实行同步考核,通过狠抓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了体育教师素质,夯实了体育工作基础。
增强体质与作业结合。根据“双减”作业设计要求,学校将体育锻炼和家庭作业相融合,实行分段作业,低段每天晚上回家,和家有学生和家长一起做一些亲子游戏;中段拍小篮球、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立定跳远;高段原地高抬腿、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小绳一分钟,踢毽子深蹲等。周末由家长陪同孩子户外活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把体育锻炼延伸到学生的家庭中去,并用家庭体育作业来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真正实现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增强体质与社团结合。体育锻炼与课后服务相融合,落实1+N的课后服务模式,坚持每天课后服务锻炼1时,实行学生“点单”,学校“派单”的模式,尊重学生个性需求,构建了特色武术社团+传统体育项目+特色艺术活动+个性特殊社团等20余个“大菜单”课后服务项目社团,提高学生参与和锻炼热情,让学生在满意中得到锻炼。
增强体质与大课间结合。学校一直重视大课间活动,如何在紧张的学习中间得到放松、锻炼,探索出了深受广大学师生喜欢的三操大课间活动,即:广播体操、韵律操、武术操。教师和学生同步做操,压实过程管控,将音乐同体育活动结合起来,用音乐把握活动的节奏,让学生始终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锻炼,通过大课间趣味体育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至少两项基本的体育项目技巧。